大江网讯 通讯员梁青报道:8月19日,由南昌市第九医院检验科李金明负责的科研自选项目“基因芯片法检测乙肝病毒多位点变异的研究”顺利通过了南昌市科技局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对预测乙肝患者耐药情况和指导临床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该实验采用nestPCR扩增,检测结果与测序结果基本相同,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它通过检测临床最常用的4种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相关的9个耐药位点,发现乙型肝炎病毒的耐药基因型,研究各耐药位点的变异模式和频率,可作为调整用药的参考,节约医疗资源,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据了解,对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来说,耐药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应用该基因芯片法检测乙肝病毒多位点变异,可使大多数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及时发现耐药情况,对预测乙肝患者耐药和指导用药具有重要意义,也必将大大提高临床诊治肝病的水平。
同时,本基因芯片法检测乙肝病毒多位点变异情况对预后评估非常重要,本研究显示乙肝病毒基因型耐药位点的检出相比乙肝病毒DNA和ALT(谷丙转氨酶)指标的反弹,更能尽早反映乙肝患者的HBV耐药情况,而且需要样本量少,需要的仪器比较简单,试剂成本较低,操作较简便,结果可靠,显示出良好应用前景。通过学术会议和医院间的交流等措施可以在我国各级具有合格PCR室的医疗机构推广应用。尤其适宜暂时还没有条件购买测序仪的地、市、县级别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