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沈德森、陈云报道: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抗疫一线的医疗队员中,有从业几十年,把青春都献给了医疗卫生事业的“60后”老兵,也有刚刚参加工作,对医者生涯满怀憧憬的“90末”新兵。面对疫情,他们用担当和坚持,展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用爱心和奉献,诠释医者仁心。
“60后”的邓科穗是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每次重大任务到来之时,她总是冲锋在前,以身作则。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初,她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要求到最危险的武汉抗疫一线。在她的带领下,全院护士人人请战,上千封按着红印的请战书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2021年铅山突发疫情,邓科穗再次请战,带领102位核酸采集医疗队员奔赴上饶,圆满完成了核酸采集任务,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片好评。这次南昌突发疫情,邓科穗再次出发,在一线调度指挥,并参与核酸采集。她对队员既要求严格,又充满温情。队员们说,在邓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南昌一定行!
同样,57岁的刘艳红也是第二次参加抗疫。对于她的出征,有些人不理解:“你都快要退休了,这么多医护人员,差你吗?”也有人婉言相劝:“毕竟年纪在这,穿着防护服行动不便又憋气,身体受得了?!”刘艳红不为所动,坚定而执着。她说,“我虽然没有年轻人灵活,身体素质也可能没有年轻姑娘好,但我有我的优势,我临床经验丰富,也更有耐心。”在一线,刘艳红每天都有条不紊地完成高强度的采集工作,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她的坚持和毅力,不知不觉中也感染到了许多年轻的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誓要与疫情“战到底”。
1999年出生的孙志刚,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同样有着丰富的抗疫经历。两次冲到一线,都是他主动争取。他引用鲁迅先生的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他说,面对疫情,我们年轻人必须尽心尽力,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