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儿童医院血液二科护师周娜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由于宝宝体内贮存的铁消耗殆尽,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呈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哪些儿童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先天铁储存不足:早产、低体重、双胎/多胎、母孕期贫血等。
铁摄入不足:辅食添加过晚、长期素食、挑食、膳食不均衡等。
铁需求增大:婴幼儿时期生长发育快,铁需求大,饮食补铁不足时,反复呼吸道感染等。
铁丢失过多:反复鼻出血、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等引起急慢性失血者。
铁吸收障碍:慢性腹泻、长期饮浓茶或咖啡、慢性胃炎等均会影响铁的吸收。
可能会有哪些症状
缺铁性贫血的患儿可能会出现皮肤、口唇黏膜和眼结膜苍白的症状。
当患儿身体中的铁减少,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因血红蛋白负责携带氧气,当血红蛋白减少时,皮肤黏膜会由于缺氧而让患儿显得苍白。
患儿还可能存在指甲薄脆、食欲下降,不爱吃饭喝奶、情绪易烦躁、对周围事物兴趣下降、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变差等情况。
定期规律筛查避免缺铁
3、6、9、12月龄婴儿以及1-3岁儿童每半年1次。
3岁以上的儿童每年1次行血常规检查。
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或多胎、母亲孕期贫血的新生儿酌情增加筛查次数。医生会对贫血患儿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及时治疗干预。
健康饮食保证铁摄入
6月龄前: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的儿童选择铁强化婴儿配方奶喂养。
6月龄后:及时添加辅食,先添加肉泥、肝泥、强化铁的婴儿谷粉等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逐渐加入多种动物类食物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1岁内:不选择纯蛋白粉、豆奶粉等缺乏铁的食物喂养。
1—5岁:儿童每天饮用的牛奶量应不超过600ml,并进食至少2—3种富铁的食物。纠正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帮助孩子适当进食富含铁及促进铁吸收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猪血、菠菜等。
补充铁剂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常儿童在健康的情况下一般无需额外补充铁剂,但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以及已经出现铁缺乏的儿童则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铁剂。在使用铁剂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规范用药,定期随访。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服用后漱口,防止牙齿变黑。
观察孩子大便性状。服药后粪便可能变稀、变黑。
观察孩子食欲。服药初期食欲可能受影响,一般2周后好转。
建议在两餐之间服药以增加元素铁吸收率。
建议6月龄以上婴儿铁剂与果汁一起服用,以增强吸收效果。
治疗原发病,如有长期腹泻、胃肠道疾病、痔疮等易诱发贫血的疾病,要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