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在我看来,这句话不仅激励人们要树立远大志向,也是家务劳动重要性的具象化。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做家务与心理健康还能有什么关系?是的,你没有看错,做家务不仅与心理健康有关,而且关系很大。且听我细细道来。
其一,做家务能养成动手的习惯。很多的心理问题和压力其实都源于各种担心,担心遭到嘲笑、不敢面对失败,前怕狼后怕虎、思虑太重,想得多、做得少。殊不知,思考导致焦虑,行动才能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开始行动了,焦虑和压力才能减退。在很多事情上,我们更要看重的是我们努力的过程,如果事事焦虑担心害怕不敢开始,那压力始终就会堆积在那里,天长地久,会压得人喘不过气。如果能一件一件事情去梳理,着手去做,哪怕事情不一定能够获得成功,这个过程本身也能消耗心理能量并减轻压力,我们也会因为努力拼搏过而无怨无悔,心底坦然舒畅。做家务就是让人动手非常好的方法,做家务的人不会好高骛远,因为,家务无论如何都不能仅靠思考完成。
其二,做家务培养爱的能力。一个愿意做家务的人,无论男人女人,无论大人小孩,你在准备饭菜、洗碗刷筷、抹桌扫地、打扫庭院的过程中,一举一动有意无意中,你必然要投入很多的心血和精力,
这个过程中就会倾注出一点一滴的爱意。当看着焕然一新干净整齐的家时,也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家人在享受这一切过程中,也能体会到这种温暖和爱意,爱的种子就是这样种下。一个人愿意在一段关系、一段感情以及家庭中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会是他有多重视的比例。并且,一家人在一起做家务,分摊家务的同时,也是相互交流和增进感情的好时机。试想,每个人都能投入爱、感受爱,这个家以及家人就会变得是那么的实实在在,可感可及。
其三,做家务能让人坚持和有条理。做家务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日复一日的坚持。家务看似简单,却事无巨细,烦琐复杂,也不是一日可毕,周而复始,需要很好的耐心和坚持,是磨炼人心性非常好的方法,而这些品质和习惯,都是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有些家务,就拿做饭来说,在做饭的过程中,你要分配好时间洗摘切炒,在心里计算下每道菜大概的时间和程序,充分利用好灶台和锅具,这样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桌子热气腾腾的饭菜,这个过程很能磨炼和考量人的协调能力。再比如整理衣服、收纳物品,也是锻炼我们扬弃、分类和整理的能力。其实,在心灵上又何不是如此,适时地整理、收纳和放下,能让我们更加地有条理和健康。总的来说,身心的各种能力会互相迁移、相得益彰,天长日久地坚持,会让人在各方面越来越出色。
怎么样,看到这里,你心动了吗?那就心动不如行动,趁着春节前,全家动手、合理分工,让家窗明几净、爱意浓浓。同时,也在此提前祝大家过个欢乐祥和的中国年。
(作者:钟华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员,966525热线赣州大队志愿者,单位: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岗镇中心卫生院)